9月27日,AMD新一代采用了5nm Zen4架構的銳龍7000系列處理器正式出現在了市場上。相對于Zen 3銳龍5000來說,堪稱全面大升級,相信已經吸引了不少喜歡嘗鮮的玩家廣泛關注。對于近期有打造頂級游戲、專業主機計劃的玩家來說,到底是該選全新的銳龍9 7950X/7900X還是酷睿i9 12900K呢?接下來請看我們的分析。
銳龍9 7950X/7900X升級幅度大,規格全方位領先
自從Zen架構銳龍處理器誕生以來,每一次升級換代AMD都會對架構進行大幅改進。這代Zen4架構并沒有讓我們失望,Zen4架構相對Zen3在同頻情況下帶來最多13%的IPC提升,而得益于業界領先的5nm工藝,Zen4架構更是可以提供高達5.7GHz的加速頻率,綜合之下單核性能就獲得了最多29%的提升,意味著產品具有更強的游戲性能。
與此同時Zen4微架構的前端、執行引擎、載入/存儲和緩存都得到了升級,并且還加入了可以大幅提升浮點性能的AVX-512指令集,在視頻編解碼、科學計算、AI加速方面可以獲得極大的性能增幅,這些方面的改進讓銳龍7000在各種專業應用中也如虎添翼。
與競品酷睿i9 12900K相比,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在規格上可謂全方位領先。線程數量方面,即便是銳龍9 7900X都能憑借24個線程和酷睿i9 12900K打成平手,更不用說還有32線程的銳龍9 7950X。與此同時這兩款產品還有一個優勢在于所有核心均為大核,在實際表現上肯定優于8個大核加8個小核配置的酷睿i9 12900K,這樣的差距在吃多線程性能的專業設計類應用中會非常明顯。除此之外,大小核架構在軟件兼容性方面又帶來了新的問題:不僅只能使用Windows 11操作系統,一些軟件也不能很好地兼容大小核架構。
在Intel一直引以為傲的頻率上,這次也占不到便宜。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的最高頻率分別達到了5.7GHz和5.6GHz,大幅領先于酷睿i9 12900K的5.2GHz。再加上更大的三級緩存,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在單核性能上應該會有更好的表現。
得益于更先進的制程以及架構,我們實測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的滿載功率分別為188.901W和215.622W,這個頻率下能保持這樣的功率,可見5nm Zen4架構的能效比非常厲害了。
游戲性能對比,新銳龍9優勢明顯
在游戲測試環節,在電競網游中,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的優勢很明顯,特別是《DOTA2》的錄像測試中,銳龍9 7950X能比酷睿i9 12900K高出23%的幀率。傳統3A大作中,兩款全新銳龍9的表現也是氣勢如虹:《古墓麗影:暗影》、《殺手3》中都是全面勝出,《F1 2022》和《極限競速:地平線5》兩款賽車游戲優勢明顯。
綜合來看,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的游戲性能提升了一大截,雖說沒能在所有測試中勝過酷睿i9 12900K,但也做到了優勢游戲大幅領先、弱勢游戲相對差距縮小,綜合表現還是令人滿意的。
專業性能測試,堪稱無敵的存在
再看生產力方面的表現,有全大核配置和更好兼容性加持的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的多核性能確實給力,而且新平臺同樣支持DDR5內存,在內存帶寬上并不吃虧。
首先是Adobe全家桶。PR比較吃多核心性能,在PR中銳龍9 7950X毫無疑問拿下了第一,銳龍9 7900X排在第二,酷睿i9 12900K位居其下。面對更吃單核性能的Photoshop,以前這都是銳龍的弱項,不過這次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成功地打了一個翻身仗,雙雙將酷睿i9 12900K比了下去??偠灾?,在視頻剪輯和圖像處理這方面,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可以說是絕對的強者,它們已經全面超越了第12代酷睿。
在3D渲染應用中,不管是在V-Ray、POV-RAY、CORONA還是Blender中,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基本都是無敵的存在,甩開酷睿i9 12900K自然是相當輕松。
毫無疑問,論生產力性能,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就是排名前二的佼佼者,是玩家打造高性能專業主機的首選產品。
裝機成本對比:新品性價比不處下風
玩家中有“早買早享受,晚買享折扣”的說法,反映出的是新產品上市后其價格會有一個逐漸下降的過程。如果拿新產品與已經開賣多時的產品相比,性價比上多半是吃虧的。那么基于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裝機,到底表現如何呢?
就綜合表現來看,銳龍9 7900X是穩穩地勝過酷睿i9 12900K一頭,更為總要的是,其初上市價格也就4299元,甚至比酷睿i9 12900K還便宜600元,整體裝機預算還低了300元。而要打造銳龍9 7950X至尊性能主機的話,CPU的首發價還比上代下調了550元,這也算是讓利給消費者了,相比競品漲價的操作可以說是太有誠意了。需要多花的預算也不過900元,對于這樣一套總價超過20000元的主機來說,多出的這點成本可以說是可以忽略,可以說兩者處于同一水平。
可以說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延續了銳龍產品一貫堅持的高性價比路線,現在裝機性價比方面就不落下風甚至還有優勢,相信隨著產品價格的下調,這兩款產品的裝機成本也會隨之下降,性價比的優勢就會更明顯了。
總結:旗艦裝機就選新銳龍9,早買早享受
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,得益于全新5nm工藝和Zen4架構的加持,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在性能上有了明顯的提升。之前的銳龍5000系列受制于最高頻率、內存性能等因素,面對酷睿i9 12900K在部分項目上或難以取勝或優勢不明顯,此時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完全彌補上了這一遺憾。
在專業性能上,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畢竟采用的是全大核架構,又有頻率和線程上的優勢,無論是考驗多線程性能、單核性能還是對緩存和內存的性能都更加敏感的專業應用,兩款新銳龍9均將酷睿i9 12900K遠遠地甩在了后面。
游戲性能方面,得益于Zen4架構IPC性能的提升、最高頻率的突飛猛進以及更大的三級緩存,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的綜合表現依然能勝過酷睿i9 12900K一籌,難怪此前AMD稱銳龍9 7950X就是目前最強大的游戲處理器,沒有之一。
要知道以上的性能表現還僅僅是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首秀的表現,相信在接下來驅動程序、操作系統、游戲、主板BIOS全方位進行優化之后,這兩款CPU還會有更為出色的性能表現。這一次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更換的AM5接口,AMD承諾可以使用到2025年,意味著這套平臺在未來還有相當大的升級潛力。沒錯,這就是所謂的“AMD戰未來”。
另外,新上市的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在面對酷睿i9 12900K時,性價比方面的表現也毫不遜色,甚至還有優勢。綜上所述,如果你要打造一臺旗艦級的主機,現在追新毫無問題,銳龍9 7950X就是當下打造旗艦主機的首選。
游戲、設計一把抓!高端裝機還得選Zen4銳龍9
2022年10月10日 15 : 20 電腦報原創
9月27日,AMD新一代采用了5nm Zen4架構的銳龍7000系列處理器正式出現在了市場上。相對于Zen 3銳龍5000來說,堪稱全面大升級,相信已經吸引了不少喜歡嘗鮮的玩家廣泛關注。對于近期有打造頂級游戲、專業主機計劃的玩家來說,到底是該選全新的銳龍9 7950X/7900X還是酷睿i9 12900K呢?接下來請看我們的分析。
銳龍9 7950X/7900X升級幅度大,規格全方位領先
自從Zen架構銳龍處理器誕生以來,每一次升級換代AMD都會對架構進行大幅改進。這代Zen4架構并沒有讓我們失望,Zen4架構相對Zen3在同頻情況下帶來最多13%的IPC提升,而得益于業界領先的5nm工藝,Zen4架構更是可以提供高達5.7GHz的加速頻率,綜合之下單核性能就獲得了最多29%的提升,意味著產品具有更強的游戲性能。
與此同時Zen4微架構的前端、執行引擎、載入/存儲和緩存都得到了升級,并且還加入了可以大幅提升浮點性能的AVX-512指令集,在視頻編解碼、科學計算、AI加速方面可以獲得極大的性能增幅,這些方面的改進讓銳龍7000在各種專業應用中也如虎添翼。
與競品酷睿i9 12900K相比,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在規格上可謂全方位領先。線程數量方面,即便是銳龍9 7900X都能憑借24個線程和酷睿i9 12900K打成平手,更不用說還有32線程的銳龍9 7950X。與此同時這兩款產品還有一個優勢在于所有核心均為大核,在實際表現上肯定優于8個大核加8個小核配置的酷睿i9 12900K,這樣的差距在吃多線程性能的專業設計類應用中會非常明顯。除此之外,大小核架構在軟件兼容性方面又帶來了新的問題:不僅只能使用Windows 11操作系統,一些軟件也不能很好地兼容大小核架構。
在Intel一直引以為傲的頻率上,這次也占不到便宜。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的最高頻率分別達到了5.7GHz和5.6GHz,大幅領先于酷睿i9 12900K的5.2GHz。再加上更大的三級緩存,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在單核性能上應該會有更好的表現。
得益于更先進的制程以及架構,我們實測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的滿載功率分別為188.901W和215.622W,這個頻率下能保持這樣的功率,可見5nm Zen4架構的能效比非常厲害了。
游戲性能對比,新銳龍9優勢明顯
在游戲測試環節,在電競網游中,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的優勢很明顯,特別是《DOTA2》的錄像測試中,銳龍9 7950X能比酷睿i9 12900K高出23%的幀率。傳統3A大作中,兩款全新銳龍9的表現也是氣勢如虹:《古墓麗影:暗影》、《殺手3》中都是全面勝出,《F1 2022》和《極限競速:地平線5》兩款賽車游戲優勢明顯。
綜合來看,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的游戲性能提升了一大截,雖說沒能在所有測試中勝過酷睿i9 12900K,但也做到了優勢游戲大幅領先、弱勢游戲相對差距縮小,綜合表現還是令人滿意的。
專業性能測試,堪稱無敵的存在
再看生產力方面的表現,有全大核配置和更好兼容性加持的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的多核性能確實給力,而且新平臺同樣支持DDR5內存,在內存帶寬上并不吃虧。
首先是Adobe全家桶。PR比較吃多核心性能,在PR中銳龍9 7950X毫無疑問拿下了第一,銳龍9 7900X排在第二,酷睿i9 12900K位居其下。面對更吃單核性能的Photoshop,以前這都是銳龍的弱項,不過這次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成功地打了一個翻身仗,雙雙將酷睿i9 12900K比了下去??偠灾?,在視頻剪輯和圖像處理這方面,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可以說是絕對的強者,它們已經全面超越了第12代酷睿。
在3D渲染應用中,不管是在V-Ray、POV-RAY、CORONA還是Blender中,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基本都是無敵的存在,甩開酷睿i9 12900K自然是相當輕松。
毫無疑問,論生產力性能,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就是排名前二的佼佼者,是玩家打造高性能專業主機的首選產品。
裝機成本對比:新品性價比不處下風
玩家中有“早買早享受,晚買享折扣”的說法,反映出的是新產品上市后其價格會有一個逐漸下降的過程。如果拿新產品與已經開賣多時的產品相比,性價比上多半是吃虧的。那么基于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裝機,到底表現如何呢?
就綜合表現來看,銳龍9 7900X是穩穩地勝過酷睿i9 12900K一頭,更為總要的是,其初上市價格也就4299元,甚至比酷睿i9 12900K還便宜600元,整體裝機預算還低了300元。而要打造銳龍9 7950X至尊性能主機的話,CPU的首發價還比上代下調了550元,這也算是讓利給消費者了,相比競品漲價的操作可以說是太有誠意了。需要多花的預算也不過900元,對于這樣一套總價超過20000元的主機來說,多出的這點成本可以說是可以忽略,可以說兩者處于同一水平。
可以說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延續了銳龍產品一貫堅持的高性價比路線,現在裝機性價比方面就不落下風甚至還有優勢,相信隨著產品價格的下調,這兩款產品的裝機成本也會隨之下降,性價比的優勢就會更明顯了。
總結:旗艦裝機就選新銳龍9,早買早享受
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,得益于全新5nm工藝和Zen4架構的加持,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在性能上有了明顯的提升。之前的銳龍5000系列受制于最高頻率、內存性能等因素,面對酷睿i9 12900K在部分項目上或難以取勝或優勢不明顯,此時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完全彌補上了這一遺憾。
在專業性能上,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畢竟采用的是全大核架構,又有頻率和線程上的優勢,無論是考驗多線程性能、單核性能還是對緩存和內存的性能都更加敏感的專業應用,兩款新銳龍9均將酷睿i9 12900K遠遠地甩在了后面。
游戲性能方面,得益于Zen4架構IPC性能的提升、最高頻率的突飛猛進以及更大的三級緩存,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的綜合表現依然能勝過酷睿i9 12900K一籌,難怪此前AMD稱銳龍9 7950X就是目前最強大的游戲處理器,沒有之一。
要知道以上的性能表現還僅僅是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首秀的表現,相信在接下來驅動程序、操作系統、游戲、主板BIOS全方位進行優化之后,這兩款CPU還會有更為出色的性能表現。這一次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更換的AM5接口,AMD承諾可以使用到2025年,意味著這套平臺在未來還有相當大的升級潛力。沒錯,這就是所謂的“AMD戰未來”。
另外,新上市的銳龍9 7950X和銳龍9 7900X在面對酷睿i9 12900K時,性價比方面的表現也毫不遜色,甚至還有優勢。綜上所述,如果你要打造一臺旗艦級的主機,現在追新毫無問題,銳龍9 7950X就是當下打造旗艦主機的首選。
分享到:
評論區(0條)
本文作者
電腦報編輯
認真是一種態度
推薦文章
更多文章